×
账号
密码
媒体视角
preload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应时而生 任重道远 未来可期

发布日期:2022-02-07     作者: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促进法》的出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人主要从教育层面发表一些浅见,以飨读者。

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着特有和社会大背景的。那什么是《促进法》施行的背景呢?

1、现有的教育结果与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了不和谐。

2、时代需要家庭教育在完整教育行为中的分工更为明确,效果更加突出。以尽快地,尽可能地填充以往造成的教育缺失。那我们来看看,教育都缺失了什么呢?

首先:我国教育缺失信念、理想、道德及社会性伦理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我国教育缺乏理性创造和想象力教育;

最后:我国的教育缺乏学生独立自主性和认真耐劳的精神。至于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代价有多么惨痛、惯性有多么顽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切身的感知,只不过红肥绿瘦,感知的程度和范围不同罢了。本文也就不再进行表述

以上几点说明:“家庭教育”即是“国事”已经成了社会中上层建筑的共识。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不是正向的家庭影响本文且不进行讨论。

我们今天讨论的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孩子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正向教育。

家庭教育有着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特点:

1、启蒙性

孩子从一出生起先接触到,并逐步进行行为模仿的是家长,而不是老师。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正是从家庭中建立了自身模糊,但不质疑的第一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在接受新的价值观时,也总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作比较而选择性的接收、对照,从而组建了新的价值理念。

2、感染性

“同一屋檐下,俯仰共呼吸。”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体现了其感染性。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子女间的情感体验当然也是无时无刻的。家长的兴趣习惯,常常也决定了孩子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3、权威性

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的多。对于孩子而言,父母除了细致地照顾孩子外,同时还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这些都使得孩子对父母怀有崇拜之情和依赖需求。所以,父母的建议和劝导更容易使孩子接受,这些建议和劝导就是教育。

4、专一性

相对于社会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专一性。孩子出生,成长,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也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可能成为“他”或“她”的教育专家。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应该是工业。”

5、传承性

每个人都不会是孙悟空,干净利落地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每个人都有父母,从出生到成家,处处有家庭教育的影响。即使在孩子长大后,家庭教育依然发挥着作用。这就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传代的不光是血缘,还有人类最为宝贵的东西——思想和行为规范。这是家庭教育的传承性,你认可要传承,不认可也会传承,传承的或多或少而已。进而家风得到了形成和传递。这是自然而然无法抗拒的规律。

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及有利条件,但也应当注意到其不可避免的缺憾及局限。这方面则主要表现在零散性,随意性等。不排除一些父母未能尽到其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孩子和社会造成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这也是《促进法》出台的基础和必要性的体现。

从宏观上来讲,教育的目的有什么呢?

1、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

2、利用教育成果来建设物质和精神相对丰富的先进社会。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这句话把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树什么“人”、向什么方向“树”、都由谁来“树”这几个重要的问题,好像一直不是太清楚,至少可以说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所以说,《促进法》的出台对现有的教育行为必然产生着历史性的深远影响,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促进法》施行起来,并取得好的效果也是有着困难的。涉及到家庭与社会伦理,社会分工、行政服务,法制管理等诸多层面和环节。

说到这里,相信读者们都会感受到《促进法》的施行是任重而道远的。但任重道远的事情大多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现在到底有了促进、强制全方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法”。它是社会积极要求进步的体现。

《促进法》蓝图于案,愿景在前,未来可期。

微信公众号

叶圣陶杯赛系官网

地址:中国 北京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2027497号

技术支持:酷果科技

叶圣陶杯赛系官网

地址:中国 北京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006839号
技术支持:酷果科技

公众号